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原始迁移农业
22.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
A.炼铝工业 B.制糖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
23.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
A. 市场 B.交通 C.教育水平 D.环境状况
下表为2011年世界不同区域的七种作物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回答下列问题。乙、丙、丁三地依次为
A.欧洲、亚洲、非洲 | B.非洲、亚洲、欧洲 |
C.美洲、非洲、亚洲 | D.美洲、欧洲、亚洲 |
关于甲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水稻种植业分布广 | B.地形平坦,分布大牧场放牧业 |
C.经济水平高,乳畜业发达 | D.气候湿热,热带种植园广布 |
下图为兰州市和拉萨市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对两城市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提供水源,是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
B.拉萨气温年较差大于兰州 |
C.河谷地形使两城市形态呈条带状 |
D.拉萨太阳辐射比兰州更丰富 |
西北工业重镇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但仍堪忧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出路 |
B.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春季和初夏的沙尘暴 |
C.河谷地形昼夜山谷风的转换,利于污染物扩散 |
D.治理污染的重点应该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 |
拉萨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心城区以外,以大面积住宅区、工业区的开发为主 |
B.中心城区限制建筑物高度,保护城市特殊风貌 |
C.周围山地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
D.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改编题】下图我国某城市不同时期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期间该市各类用地面积
A.各类用地呈持续上升趋势 | B.工商业用地始终增幅最大 |
C.居住、交通用地增幅明显 | D.绿地、公共事业用地减少 |
据图判断该城市
A.城市化进程起步早,发展快 | B.1978年后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
C.交通变迁是该变化的源动力 | D.生态用地不足制约城市拓展 |
2014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总理指出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发展要求。完成以下问题。大量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前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原因最可能是
A.成都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京 |
B.大量在成都打工的北京人回家过年 |
C.成都过年时消费水平比北京高 |
D.成都老年人前往北京的孩子家过年 |
2014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可能是
A.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 |
B.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 |
C.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 |
D.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B.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C.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