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自治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96倍,特别是近5年增长速度持续居全国第一。全区产业结构正由传统的游牧经济向着现代农牧业和工业经济加快转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近25倍和近37倍,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目前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初步统计,内蒙古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6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78元,实际增长1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实际增长13.2%。
材料二 要实现自治区的繁荣发展和团结稳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这是内蒙古自治区60年发展历程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应当继续遵循的重要原则。
结合材料,说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这十二个字是对近年来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真实写照。人们在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步伐,但也发现,还存在着征求公众意见信息宣传乏力、邀请公众参与方式单一、参与内容随意性强等缺陷。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公民能够参与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热情,提升决策质量。

某县是种植西红柿大县,由于该地区西红柿价格连续四年上涨,价格已超过了每斤1.5元。今年农民种植面积猛增了1 000多亩。由于菜农只顾埋头种植,不问销路,坐地为商,结果吃了大亏,今年西红柿上市高峰期,出现了大批西红柿在市场上烂市的现象。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该县西红柿烂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占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18.5%的GDP、8.4%的进出口总额的长江三角洲,近来,经济融合异常迅猛。然而,酷暑下的“电荒”无疑给一路高歌的长江三角洲经济泼了一瓢冷水,频繁出现的拉闸限电对这一地区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可见,基本建设的“瓶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应对“电荒”现象。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毒火腿”“注水肉”“劣质奶粉”“有毒粉丝”等事件接连被曝光和查处。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东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总指数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内地31个省份中辽宁省排名第10位,吉林省第18位,黑龙江省第21位。而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化指数方面,辽宁省排第15位,吉林省第20位,黑龙江省第27位。加快市场化改革,在观念和行为上摆脱对传统计划经济的依赖,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