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图中无河流表示的山谷(干谷),谷底和谷顶的高差至少是 ( )
A.40米 | B.30米 | C.20米 | D.10米 |
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差和经度差分别约为 ( )
A.0.5°和1.5° | B.0.25°和0.5° | C.0.5°和0.25° | D.1.5°和0.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该地区河流一年可能会出现两次汛期
②该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
③水稻和甘蔗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④该地区属于我国的中温带半干旱地区
⑤甲地原始典型植被类型应是温带针阔混交林
A.①⑤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④ |
关于农作物分布与水热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纬度光热条件优于低纬度,复种指数高 |
B.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没有灌溉水源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
C.高纬地区,无霜期短,光照不足,作物生长困难 |
D.水热条件好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有绿洲农业 |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
A.西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东北方向 |
若某直升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
A.向正西方向 | B.向正东方向 |
C.先西南,后西北 | D.先东南,后东北 |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地形因素 | D.海陆分布 |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 B.日照时数 |
C.太阳辐射量 | D.年降水量 |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 |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
B.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
图中的X处为( )
A.莫霍面 | B.古登堡面 |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 D.内核与外核交界 |
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可以看到太阳表面有一个小黑点慢慢穿过,这种现象称之为“金星凌日”。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行星中也能发生“凌日”现象的是( )
A.火星 | B.木星 | C.水星 | D.天王星 |
金星地表最高温度远高于地球,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
①公转周期长②自转周期长③距离太阳近④外围大气厚
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显示,2012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 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太阳黑子和耀斑( )
A.都发生在①层 |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
C.都发生在②层 |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
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
B.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
C.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
D.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