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夜长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的日出时该是 ( )
A.6:00 | B.18:00 | C.10:30 | D.9:00 |
四个地点中,纬度数量相同的是 ( )
A.甲、乙 | B.甲、丙 | C.甲、丁 | D.乙、丙 |
若乙地为北京,则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是 ( )
A.90° | B.70° | C.60° | D.30° |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
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 B.从②到④ |
C.从③到⑤ | D.从⑤到⑥ |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3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河流的流
向及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
①由东北向西南流②由西南向东北流③河水补给潜水④潜水补给河水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最有可能为( )
A.1米 | B.3米 |
C.5米 | D.7米 |
从图中内容可知,该地区在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 | B.土地盐碱化 |
C.土地荒漠化 | D.水土流失严重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如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
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
C.可能有台风 |
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
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正处于汛期 |
B.径流季节变化大 |
C.结冰期可能长达半年 |
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
下图中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它地区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45°W | B.20°S,45°E |
C.20°N,45°E | D.20°S,45°W |
该日正午北京物体影子的朝向是
A.正南 | B.西南 | C.西北 | D.正北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AB为晨线
②AB为昏线
③此时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70°N及其以北地区
④此时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70°S及其以南地区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
B.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虚假城市化”现象明显 |
C.图示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大量供应国际市场 |
D.该图所示的河流流量大,每年定期泛滥,给中下游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