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夜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在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请观察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夜间温度为5℃时,曲线A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度比曲线B反映出的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从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是否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 。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用所提供的材料和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的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和用具:烟草幼苗、试管2支、蒸馏水、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日光灯(实验过程中温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宜,O2、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无氧呼吸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叶片均浮在水面上。
(2)用真空泵抽走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空隙间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沉在试管底部。
(3)……
分析预测的结果: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用无土栽培营养液培养花卉等植物时,往往要给营养液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的作用,以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根细胞的(填一种细胞器)中.
(2)植物在吸收营养液中的矿质离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营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
这说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膜.
(3)如果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营养液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
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的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的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与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的长势将B组。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有一种斑蝶,体硬而臭,鸟类不食。另有一种蛱蝶体软而无臭,但因其酷似前者而免遭鸟类捕食。这两种蝶类都能很好地在环境种内生存而不受鸟类的侵害。这是因为二者在进化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适应环境的特点,这就是斑蝶具有的和蛱蝶所具有的。
硫酸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硫酸铵肥料.实验测得氮的质量分数为20%,该样品中可能混有_________.
A.碳酸氢铵 B.硝酸铵
C.氯化铵 D.磷酸氢二氨
(2)下列物质不能跟硫酸铵肥料混合施用的是_________.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
C.过磷酸钙 D.氯化钾
(3)田间一次施用该化肥过多会使植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
(4)有人给农作物施用15N标记的肥料,结果,在食用此农作物的动物尿中可查出15N,试问:
①含15N的化肥从土壤溶液中先后经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而进入根细胞的.
②含15N的物质在植物体细胞内的_________处合成为植物蛋白质,以后被动物摄取;这种植物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先后经_________等酶的作用,又分解为含15N的氨基酸.
③含15N的氨基酸被吸收进入动物细胞内,又经_________作用被分解为含15N的物质,进而转变成_________随尿排出体外.
(5)在土地中施用(NH4)2SO4肥料时,植物吸收的NH多于SO,会不会造成细胞内酸碱度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