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2008年3月1日,哥伦比亚政府武装部队越境进入厄瓜多尔打击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击毙反政府武装二号人物,引起一场举世瞩目的南美危机。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先后与哥伦比亚断交,委内瑞拉驱逐哥伦比亚大使和全部外交人员,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向边境地区大举增兵,一时间,南美三国战云密布,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后经里约集团调解,危机最终烟消云散,此举也树立了一个在国际组织调停下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1)B处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图中E处不在赤道附近,但却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原因是什么?
(3)此次冲突涉及的国家中,委内瑞拉是世界著名的       (矿产)出口国,尼加拉瓜和哥伦比亚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地处赤道附近,却终年气候温和,其原因是               
(4)说明图中C、D两岛植被分布的共性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提示:从大气环流、下垫面两方面考虑)。
(5)图中D岛上的港口是①世界著名大港,试分析该港口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突出自然优势。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运输中遗散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 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平方米的速度在减少,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写出图中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B;C
(2) 请简要分析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原因。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2010年1月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南部的著名旅游岛屿格兰德岛因连降大雨,引发泥石流,一家位于山脚下的豪华旅馆被埋,至少15人死亡。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要素看,图(一)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2)图(二)为局部的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填线路序号),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风带)
(2)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带;
(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中的,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