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能够说明当时( )

A.妇女社会地位地下 B.官吏生活比较腐败
C.家庭手工业占手工业主导地位     D.丝织业比较发达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简述西汉至唐中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14分)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1)材料一中“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一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3)你认为上述政治机构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力(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本身的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府的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务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在当时的实践情况及影响如何?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贞观时期“务本”的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封建社会“民本”和“农本”两者间的关系。

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2分)从图中可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行政管理制度?(3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的管辖的。(2分)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