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列各题。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A.甲乙 | B.乙丁 | C.甲丙 | D.丙丁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
C.③地为江南丘陵 |
D.④地是我国重要的畜区 |
下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A.平原 | B.高原 | C.盆地 | D.山地 |
下列关于该水系干流水量特征正确的叙述是()
A.上游流量最小 | B.中游流量最小 |
C.下游流量最小 | D.下游流量最大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 B.水源、热量 |
C.水源、光照 | D.土壤、地形 |
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海拔高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地热能 | D.地热能、天然气 |
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
C.坝子农业──水稻 |
D.山地畜牧业──滩羊 |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200km | B.400km | C.600km | D.800km |
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 B.海陆分布 | C.地势高低 | D.大气环流 |
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
A.108°E,30°N | B.98°E,32°N |
C.100°E,26°N | D.108°E,26°N |
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高山高寒气候 |
图示区域内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 B.地震 | C.洪涝 | D.台风 |
图中③地气温可能为()
A.16℃ | B.17℃ | C.19℃ | D.18℃ |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