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20~22题。甲河干流的南、北岸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 |
B.水质清,无结冰期 |
C.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
下列农作物中,在甲河流域分布较多的是
A.棉花 | B.甘蔗 | C.甜菜 | D.青稞 |
图中虚线可能是
①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②一月均温0℃等温线
③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④年800mm等降水量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甲、丁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植被类型不同 |
B.乙、戊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 |
C.乙、丙、戊三地河流都有结冰期 |
D.影响乙—丙—戊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
A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少 |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少 |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野外综合考察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B线路上山省时省力 |
B.夜晚宿营点应选择A处 |
C.登山线路沿途植被垂直变化很大 |
D.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在550米山顶处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
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2012年8月以来,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钓鱼岛()
A.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 | B.降水季节变化小 |
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 | D.位于热带草原带 |
钓鱼岛南北距离大约是()
A.0.7千米 | B.1.9千米 | C.2.5千米 | D.3.7千米 |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南方 | B.西北方 | C.东北方 | D.西南方 |
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6600 km | B.5000 km | C.3330 km | D.4200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