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26题)下列的五幅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材料:
 
请回答: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位同学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2)从这五幅图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有效的深层信息?
(3)如果你来研究这个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材料?说明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乾隆年间,贵州遵义府居民“疥日益甚”,知府陈玉璧“诸人购蚕(柞蚕)于山东
者数四,又延蚕师教民缫丝,而其利遂兴”。同治年间,湖南南城步县“户有余粮,无所销售”,知县盛鉴源发动民工开凿阻河石岩,改变了过去舟揖不通、商贸鲜至的状况,为商人入境创造了条件。山西河曲县知县“晋北唯胡麻油其用最溥,胡麻产于口外,秋后收买,载以舟筏,顺流而下,乡人业其利者,以牛曳大石磨碎,蒸熟,榨取其汁为油,油净则取其渣滓饲牛,又其粗者谓之麻糁,并可肥田,故业农者多开油店,此商贾之业与农事相表里也”。
——摘编自《大定府志》、《城步县志》、《河曲县志》等
材料二清代地方官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在地方文献中可以见到不少这类资料,尤其是在商品经济较为活跃时期。他们的思想可以构成中国商业思想史上闪光的一页。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三位地方官员的商业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简评上述清代地方官员的行政。

材料一《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0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租借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简析美国援华的原因。

材料一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
——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材料二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国民党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
——《陈炯明集》下卷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观点。
(2)指出材料一、二的分歧所在,并分析材料二观点的可取之处。

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光绪亲政,似乎机会正在眼前。这个时候正是康有为崛起并有条件改造清廷,以变法而求国家富强之际。可惜,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仍堕入传统政治旧窠,以人事纠缠与冲突而告终。
——摘编自李鸿谷《戊戌政变及代际断裂——梁启超》
材料二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康有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有条件改造清廷”
的活动的。材料一将这一活动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社会本身”解释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仔细阅读如下两图,提取历史信息,对图片进行解读,说明其关系。要求:提取信息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从史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