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26题)下列的五幅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材料:
 
请回答: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位同学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2)从这五幅图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有效的深层信息?
(3)如果你来研究这个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材料?说明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官(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材料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四孔子之道,远传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 摘自【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方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分立然后事体具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待,人无固态,奸生心。陈涉踔耕于陇上……伏莽便于山泽,教民便于服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以至中国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戊戌变法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 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材料三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四(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五(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吏,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王安石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3)依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4)依据材料四、材料五,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由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材料四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经济危机。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新华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方大国做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纪律回归”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期不得不退回去……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 材料二所述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3) 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