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黑龙江日报》2006年2月9日报道,在黑龙江省人代会上,人大代表翟玉和提交了《构建和谐社会应大力弘扬孝道,以解决好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建议。
根据翟玉和进行的中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在受访的10401名调查对象中,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三餐不保的占5%,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9%无替换衣服,8%的老人有一台老旧电视机,种养业、农活85%自己干,家务活97%自己做。
翟玉和说:“调查中有一种现象很令人担忧,那就是这些老人中5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的‘麻木’。有的与父母同住在一个院落,但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有的儿女非过年不登门,登门时少的只给父母5元钱,而且一年就这么一次。”据参与调查的人员崔学发介绍,在农村调查中看到的普遍情况是,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和照看孙辈的也多是老人。这些老人不是村里的“五保户”,也不是民政部门的救济对象,但由于儿女的不尽孝,使他们成了“三不管”。
翟玉和说:“孝道的失传,会使本应由万千个家庭负担的农民养老问题变得更加沉重。”
请以“尽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个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上升。没有差错。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是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决定了这样的自我尊重,不再留意外面的天气了,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有人说它是废物,就把它摔在了地上……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
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过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以至于我们对于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从而使我们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人家的过错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阅读上面这些话,你产生了哪些感想?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苏格拉底
(2)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卡托
(3)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新浪微博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老师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自己所不喜欢的同学的姓名。
在半分钟之内,有的同学仅能够想出一人,有的甚至连一个也写不出来;而有些同学一口气列出十来个之多。
老师发现,越是写不出来的同学,在别人的名单上也几乎没有他(她)的名字;而写得多的同学的名字也出现在大多数同学的名单上。写了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他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喜欢的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