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下列引文中,能反映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D.“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
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初期规模非常有限,却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②设立六经博士,教授诸子之学,并参与政务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
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官立学校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了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主张 |
B.“民贵君轻”的思想 |
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的主张 |
D.“大一统”思想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 B.老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
《子不语》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子不语”也就是孔子不愿意谈的东西。由此判断该书涉及的内容可能是
A.教育 | B.鬼神 | C.政治 | D.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