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
| 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 |
| B.“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 |
| C.“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 |
| 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所说的“道”应是指
| A.世界的本原 | B.封建社会的根本法则 |
| C.君主的权力 | D.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 |
下图“□□”中的内容应是
| A.监察 | B.朝议 | C.诏令 | D.察举 |
百家争鸣时代的某思想家认为,“社会的自然秩序只需要每个人恪守其本来属于的位置就能够自然的得以保持。”他的伦理建立在两个思想之上:一个是(自身)臻于完善,另外一个就是关怀他人。该思想家是
| A.老子 | B.孔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宗法师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 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
| 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 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
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 A.长期 “左”倾冒进 | B.缺乏连续性 |
|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 D.具有时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