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卫开发和建设这块宝地。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地形区的名称是               
 
(2)乙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3)结合材料二,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在图中标注太阳高度为0°、地方时为8时的点M。
⑵、地表C点有一物体沿CD向D运动,其方向向    偏移(南或北),发生上述
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⑶、图中AB线为     线(晨或昏)。
⑷、图示各点中,此时太阳高度等于0°,且昼长为12小时的点是     
⑸、A点的地方时是     点,比A点地方时早8个小时的点是     

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请依据日照方向,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⑵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⑶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_________点,B_______点,D_________点。
⑷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⑸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双项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影响图中甲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植被 C.地形 D.太阳辐射()

⑵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
⑶描述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说明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潜力及农业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读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
⑵试描述B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扼要说明其成因。
⑶为加强该区域能源外运,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左图中①河流与右图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左图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