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玉阶怨(李白)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共3 分)
答: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这里所说的“同”,应是两首诗都写了     ,表达了人物     之情;“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      ,      ,      。(共4分)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字太白,号,他的诗歌飘逸洒脱,后人称他为
此诗题为《玉阶怨》,请问 “怨” 的原因有哪些。(4分)

对下面这首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B.“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C.“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D.《定风波》这首词主要表现了苏轼逃避现实的消极、隐居山林的消极思想情绪。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3分)
第三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做简要分析。(3分)

倦 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