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 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
1.桐庐江是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的部分。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
2.建德:桐庐的邻县。这里泛言桐庐、建德一带江域。
3.海西头:指扬州。
(1) 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孤寂之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玉阶怨(李白)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共3 分)
答: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这里所说的“同”,应是两首诗都写了,表达了人物之情;“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共4分)
答:
桃花溪
张旭①
隐隐飞桥②隔野烟,石矾③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④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张旭:唐朝苏州吴人,擅草书,嗜酒,每每大醉,便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颇有遗世之风,世号张颠。②飞桥:高桥。③石矾: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④洞: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诗中“隐隐飞桥隔野烟”中的“隔”字用得很好,试作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的泛称。②赊:疏阔意。
⑴联系全词分析,上片第一句中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⑵黄昇《花阉词选》录该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