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从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首倡是民主与科学 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
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 D.宣传马克思主义

胡适说:“(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头棒喝”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开始兴起
B.“绝大的刺激”反映了中体西用得到广泛认可
C.“思想像野火一样”反映了自由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D.进化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洋务运动中,在对汉阳铁厂进行选址时,清政府所请的西方技师提出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势、运输、矿石、煤、水等。而张之洞坚持汉阳铁厂要建在“能看见烟囱,便于上级检查和领导观光的地方。最终,汉阳铁厂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的稻田里。对该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技师的选址标准表明西方人看待事物科学而理性
B.张之洞坚持自己的观点,使汉阳铁厂顺利建成,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C.清政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交流与沟通,铁厂办垮在情理之中
D.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别人长处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