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运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A.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 B.唐代南北交通发达 |
C.元朝的漕运和海运 | D.隋唐开凿大运河的理由 |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
B.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
C.行省全面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
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认为,巴黎公社这个政治形式,既具有“帝国的对立物”(在初期阶段)即民主共和国的性质,又具有工人政府(资产阶级代表退出公社以后)即社会共和国的性质。这就是巴黎公社具有的“帝国的对立物”和工人政府的两重性。由此可知,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 )
A.要求推翻帝制,实现城市自治 |
B.践行马克思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
C.追求民主、共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
D.主张推翻君主统治,完善民主政治 |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
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
C.察举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 |
D.观念转变使流动式知识分子不能上升 |
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
A.权力重心在宦官 | B.外朝受内朝牵制 |
C.皇权逐步加强 | D.三省制已具雏形 |
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 )
A.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 |
B.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 |
C.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 |
D.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