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⑴本诗提及的两位文化名人的姓名分别是 、 。
⑵试析作者对“子瞻”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戏答元珍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此诗作于作者被贬夷陵任县令之时。
(1)“冻雷惊笋欲抽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联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两联作简要赏析。
答:
古代诗歌鉴赏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哪个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答: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听筝夜筝
柳中庸白居易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紫袖红弦明月中,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自弹自感闇低容。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弦凝指咽声停处,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别有深情一万重。
(1)两首诗都以“筝”为题材,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描写音乐方面的特色。
《听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概括两首诗各自所表现的主旨。
《听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