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①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解:①蛩,蟋蟀。
(1)请写出这首诗颔联中对仗的词语。
“宿雁”和“寒蛩”对仗,“半江”与“四壁”对仗,“画”与“诗”对仗。(2分,三组全对得满分,漏一组扣1分)
(2)表达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是“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诗歌的前四句写景绘色,请简要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
运用近景远景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色,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把秋夜的景色描写的非常真切;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半江秋水,清寒秋气是静景的描写,而宿雁成群与四壁的蟋蟀声是动景的描写,相映成趣,进一步描写秋夜的沉寂。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呈紫色。传说服之长生,可成仙。首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有人评价这首诗“口道送别而全无怅意”,请简要阐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
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释】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
结合全诗来看,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凉”?请简要分析。
阅读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诗一卷。这首诗的体裁属于近体诗中的,题目中能涵盖全诗内容的词语是 。
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①,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②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注释: ①画轮:装饰豪华的车子。②游丝: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常随风飘舞于花草树木之间。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2)下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