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题)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①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的场面
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的新闻
③访问电影的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
④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今后我们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 A.以讨论新中国的成立为主题 |
| B.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
|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 D.表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 |
《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
| B.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 |
| 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 |
| 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 |
中共郑重宣布:“(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共以三民主义为基础,进行第一次合作 |
| B.中共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
| C.大敌当前,国共放下前嫌,合作抗日 |
| D.抗战胜利,中共为和平建国做出让步 |
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期分别是()
| A.国民大革命时期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 B.辛亥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
| C.红军长征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
| D.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
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图一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 |
| B.图二是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 |
| 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 |
| D.与图片内容有关的两次革命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民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