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
| B.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 |
| 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 |
| 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 |
有人说,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上述评价的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
| A.客观性 | B.随意性 | C.相对性 | D.时代性 |
“财富是蒙上帝的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选民要以奋斗的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的美德”,加尔文的这一主张()
| A.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B.是对天主教会财富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
| C.体现了新教派的思想精髓 | D.成为新教徒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其表现是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所指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
| A.顽固派和洋务派 | B.洋务派和维新派 |
| C.维新派和革命派 | D.同盟会和共产党 |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