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 -3题。

.图中N地的风向是 ( )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图示锋线位置形成 ( )
| A.冷锋 | B.暖锋 | C.准静止锋 | D.不可能形成锋面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 )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图4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气温
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回答1~2题。
1. 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C, 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A.-11°C B.-14°C
C. -16°CD.-7°C
2.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高,所以数值较小 B. 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 所以数值较小
C. 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D. 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
图3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回答1~2题。
1.判断该制糖厂的厂址可能位于
A.北京B.新疆南部
C. 黑龙江 D.台湾
2.关于该厂生产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重视从废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读世界某著名岛屿略图(图2),图中粗黑线为山脉,M为20℃等温线。据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岛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差异 C.地形 D.洋流
2.图中20℃等温线虚线段L1、L2、L3、L4的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Ll、L3 B.L1、L4 C.L2、L3 D.L2、L4
图1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45°E B.20°N,45°E
C.20°N,135°W D.20°S,135°E
2.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D.18小时
3.如果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AB为等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此时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C.此时巴西草原的景观特征为一片枯黄
D. 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
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转移的移出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接收地主要是粤东、粤西地区 |
| B.产业转移接收地的共同区位优势主要是当地劳动者素质较高、工资收入偏低 |
| C.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
| D.产业转移的移出地由于环境污染程度加大,务工的农民大幅减少,出现“用工荒”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