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时,毛泽东估计全国有几百名右派,属人民内部矛盾;6月认为有四千人,属敌我矛盾;9月划定右派6万余人。20多年后,才知道到1958年反右派斗争结束时,全国右派分子划定为56万人。这表明
A.右派分子越来越多 |
B.反右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
C.毛泽东对严重形势估计不足 |
D.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
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想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
B.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
C.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 |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
“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生而平等” | B.“美德即知识”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 B.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 B.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
下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
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 |
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
D.意味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