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
|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
| C.神权与王权结合 |
|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 A.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
| B.中国古代相权的削弱 |
|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
| D.古代中央机构逐渐完善 |
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对其“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
|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
|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
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些说明他()
| A.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 B.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
| 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 D.唯美国马首是瞻 |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此材料下列解读准确的有()
①对当时美国亚太霸权政策有一定约束
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第一个重大成果
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④直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实现军事停火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