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咏物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这是一首咏物诗,着重刻画了与众不同孤桐的形象。你认为最能表现出孤桐独特品格的两句诗(一联)是
,结合尾联“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简要赏析诗人在诗中流露出来的内心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 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
①轩:长廊。②楹:柱子。③赊:远。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2.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颈联更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
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结合这两联中运用的任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具体分析其“妙”处。
聆听诗人的心声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异同点?
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倦 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