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
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 )
| A.三司使 | B.通判 | C.枢密使 | D.转运使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 B.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 C.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扶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 A.中央朝廷的重臣 | B.地方的封疆大吏 |
| C.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 D.皇帝的内侍人员 |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 A.颁布”推恩令” | B.郡国并行制 |
|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 D.实行察举制 |
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
| 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 D.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