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塑料、橡胶和纤维”时,我们对几种纤维的性质进行了科学探究。
①取一小块纯棉布、羊毛织物(或蚕丝织物)和尼龙布,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②另取上述材料各一小块,分别浸入10%H2SO4溶液和3%NaOH溶液中,微热5~6min,取出用水漂洗、烘干。③把通过②处理过的织物与没有用酸、碱处理的织物进行对比。
回答下列问题:⑴完成实验现象记录表。
| |
灼烧情况 |
受10%H2SO4溶液影响情况 |
受3%NaOH溶液影响请况 |
| 纯棉布 |
易燃烧,有烧纸的气味,灰烬一触即碎 |
轻微 |
轻微 |
| 羊毛(或蚕丝织物) |
接近火焰卷缩,有 味,灰烬为黑色、膨胀易碎的颗粒 |
|
|
| 尼龙布 |
接近火焰卷缩,有特殊气味,趁热可拉成丝,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 |
几乎不变 |
几乎不变 |
⑵通过本次探究,你认为合成纤维(如尼龙)与天然纤维相比较,其突出性能是 ;
⑶对于纯棉布、羊毛(或蚕丝)和尼龙布衣物,你认为可以在较高温度下熨烫的是 ;
⑷加酶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制剂可以使奶渍、血渍等多种蛋白质污垢降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肽。在洗涤纯棉布、羊毛(或蚕丝)和尼龙布衣物时,你认为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是 。
在某NaOH溶液里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色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下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
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①烧杯②普通漏斗③圆底烧瓶④锥形瓶⑤分液漏斗⑥酸式滴定管
A 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的操作是错误的,而烧杯的实际质量应为___________g.
(3)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加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另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粉末的组成成分是(写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①和③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液体混合物A和B,已知A、B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蒸馏方法分离物质和提纯混合物必不可少的仪器和用品
(2)当随着温度的升高,哪一种物质先分馏出来?
粗盐提纯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运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ˉ离子?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ˉ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