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后两句诗来表达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金陵驿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四年了。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这首诗总的来说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请结合诗歌分析这种沉痛感情的具体表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
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 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捻 (niǎ 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一、二句叙写了风吹泥裂、叶落枝折的景象,表现了什么?这两句对本诗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意蕴丰富,请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