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竹枝词 明·袁宏道
其四 其二
侬家生长在河干,夫婿如鱼不去滩。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春风。
冬夜趁霜春趁水, 芦花被底一生寒。 自从貂虎横行后, 十室金钱九室空。
(1)请比较这两首诗思想内容的异同。
(2)有人说,袁宏道的诗“俚俗浅薄”,也有人说他的诗歌“申说性灵而不失风雅”,你同意哪种看法?并联系这两首诗简要陈述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
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宋亡后,隐居苏州。坐卧必向南,因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菊花的哪些品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和决心?
阅读下面这首诗
感遇①·其一张九龄(唐)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②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首联用了对偶修辞,互文以见义,写出了春兰与秋桂、的特征。(2分)
联系全诗,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形容风声。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