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道旁稚子
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①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骭: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诗歌颔联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生这样做的理由。
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百鸟”有什么作
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远客:指吴郎。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阅读下面诗歌,请选取一个你认为用的非常妙的字并分析其妙处。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几道(北宋)
唱得红梅①字字香,柳枝桃叶②尽深藏。遏云③声里送离觞。才听便拚④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
【注】①“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类,多述离情。②“柳枝”,指乐府《杨柳枝》曲,亦指歌女名;“桃叶”,晋朝王献之爱妾之名,临江相别时王献之作《桃叶歌》。③《列子·汤问》载,秦青唱歌送薛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④“拚”(pàn),甘愿、不顾惜。词的上阕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修辞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一般的送别诗词,常借离别之景,抒离别之情。而同为送别词,此词的写法却很新巧,请就这一点,分别结合上下片的内容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寒 食 夜
韩 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
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①,
楼阁朦胧细雨中。
注:①《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趫(qiáo)。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这是一首描绘“寒食春夜图”的七绝。诗歌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又是怎样描绘这一环境的?
施补华《岘傭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dāng)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③踯躅:即杜鹃花。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颔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