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两国地形剖面图
![]() |
材料二 我国西北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沙化已经十分严重,源自西北内陆的沙尘暴不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影响,而且还涉及到邻国日本、韩国,乃至美国西部海岸。但是,沙尘暴并非总是把丑陋的一面示与众人,它也有美好的一面。由于沙尘中含有碱类物质和营养盐类,它使日本、美国夏威夷群岛及其西部沿海地区受益非浅。
材料三 A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
读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年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后果是①使土地_______________;②使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使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使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3)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
(2)影响该气候区的不利的灾害性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即可)。
(3)该气候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成熟。该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作物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
(2)影响该气候区的不利的灾害性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即可)。
(3)该气候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成熟。该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作物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读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年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后果是①使土地_______________;②使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使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使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3)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公布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达到13.0628亿,与200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2.62%,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结合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材料及图甲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具有----------------等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年。
(2)由图乙判断,若我国人口进入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年。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在人口问题上,我国仍坚持实施的基本国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