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你认为这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之间有没有联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而是指中西方之间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在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问题,该如何解决?

霸权的兴衰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一份奏折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亡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国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群臣上下?且系年轻经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
(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

雅典民主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历史情景剧。
公元前5世纪后期,一个外邦官员访问雅典,一天,他应邀旁听公民大会,为雄辩滔滔的演说而激动,又为无情的陶片放逐而感慨,对此他既好奇又困惑。这时他巧遇一位雅典智者,于是有了如下对话:
外邦官员:请问,你们的制度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雅典智者:回答A
外邦官员:我很好奇,这种制度何以能够产生?据我所知,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这种制度。
雅典智者:回答B
听完智者的回答,外邦官员陷入了沉思,然后说道:看来,你们的制度真不错,不过它真的完美无缺吗?
雅典智者:回答C
请你扮演雅典智者,回答外邦官员的问题。(在空格A、B、C处填上内容)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问题》
材料三在比较英美两国近代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沃尔特•白芝浩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
——《白芝浩和他的<英国宪法>》
材料四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大趋势》
(1)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英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如何创立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