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女王以自己的名字为时代命名,她从18岁起就执掌政权,统治了大不列颠整整63年(1837~1901)。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最为辉煌,最令人难忘的一个时代。下列哪项内容不符合这一时期历史事实 ( )
A.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B.日不落帝国形成 |
C.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D.福利国家的建成 |
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 |
人口 |
棉纺织品消费量 |
比例 |
中国 |
3.6亿 |
人均0.75便士 |
1 |
洪都拉斯 |
14600人 |
人均934.5便士 |
1246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廉价原料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A.四口开埠通商 | B.广州贸易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领事裁判权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C.中国的闭关锁国 |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某学习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 B.第三世界的崛起 |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D.两极格局的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