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下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A.夏商西周 | B.春秋战国 |
C.秦汉三国 | D.两晋南北朝 |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下面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均田制与井田制在本质上并无任何不同 |
B.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
C.井田制和均田制都推动了精耕细作模式出现 |
D.均田全属中央政府,井田是分封制的基础 |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文中说:“在政治经济史的意义上,科举制是对历代世族模式的一次彻底‘反动’。”该观点认为科举制
A.切断了世族繁衍的制度基础 | B.改变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
C.是历代政府选官的唯一途径 | D.让世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
启蒙思想家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也应该用来考察和解释生活的所有方面”, “科学方法不仅能够发现自然界的规律,而且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以上观点产生的科学基础是
A.文艺复兴充分肯定了人的现世价值 |
B.地理大发现扩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
C.牛顿力学体系揭示了物体运动规律 |
D.达尔文学说阐明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