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5 一6 题。
由A 市至C 市和由C 市至A 市,大宗货运各以何种运输方式最适宜
| A.公路和铁路 | B.铁路和公路 |
| C.铁路和水运 | D.管道和公路 |
A 、B 、C 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A .钢材 B .煤炭 C .棉布 D .机械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下面的甲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R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图,乙图为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小题。
R最大时是在近郊区,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环境 | B.地租 | C.交通 | D.技术 |
据乙图判断,有关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②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③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合理的是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④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造纸厂与自来水厂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可能是
|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 |
| 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
| 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
| 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 |
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伏旱 | B.泥石流 |
| C.台风 | D.洪涝 |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下列对①②③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 |
| B.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 |
| 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 |
| D.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的溯源侵蚀更明显 |
下列分别是某地区水系分布图与甲河流流域某一水位站,在2008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对水系分布图中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的长度长;流域面积小;干流东部地势相对低缓 |
| B.乙河干流自南向北流;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西岸 |
| C.乙河支流数量少,但纬度低,河水的流量要比甲河大 |
| D.甲河西部多冲积扇平原,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地势高 |
近年来,上游植树造林,使该水文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在相同的降水量下,该地水文站的“洪峰”点有所降低并右移,水文曲线图中A点的移动趋势。
| A.A点上移、右移 | B.A点下移、右移 |
| C.A点上移、左移 | D.A点下移、左移 |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
|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
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
|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