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   )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新三民主义中增加“节制资本”的主要目的是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 D.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中国革命旗帜的指导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人们发动了

A.实业救国 B.维新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