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几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同学们走访李老师所做的记录:
年 份 |
全年家庭收入(元) |
全年家庭支出(元) |
||
工资收入 |
其他收入 |
食品支出 |
其他支出 |
|
1978年 |
500 |
0 |
300 |
200 |
1995年 |
12000 |
1150 |
4500 |
4650 |
2007年 |
50000 |
7500 |
15000 |
26500 |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其中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代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从网上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假如你与胡锦涛主席在线交流有关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问题,请完成以下内容。
除了网上监督的方式外,请你再写出两种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你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王安石时,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于是他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黄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知道后心里很不满意,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他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九月重阳这一天,苏东坡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1)从归纳推理的角度,说明苏东坡的续诗为什么会犯逻辑错误。
(2)这个事例对我们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有什么启示?
在学校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对某位老师感兴趣,对其所教授的课程也感兴趣,成绩提高明显;反之,对其所教授的课程不感兴趣,成绩提高不明显甚至下降。
以此现象为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海水又咸又苦,为什么海鱼的肉却不咸?科学家考察生活在海水中的各种各样的鱼,发现它们虽然在体形、习性方面不同,但鱼鳃上都有一种能排除盐分的特殊组织,叫“氯化物分泌细胞”。正是这个组织,使得海鱼长期生活在海水中而肉却不咸。可见,从对各种各样的海鱼进行认识,到得出关于海鱼的肉之所以不咸的普遍性结论,不是一次认识就能完成的。
请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运用科学思维的有关知识认识荀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