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中   国
西   方
科技成就
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1619-1692)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1694-1778)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阅读表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特点方面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的差异。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3)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

A.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确立党的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距该事件发生大约

A.97 B.77 C.37 D.17

“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一分裂
B.分裂一合作一再分裂
C.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
D.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一又合作

说国民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