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
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
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
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 B.保留习惯旧俗 | C.强调法官至上 | D.体现人人平等 |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
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
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 B.封建制度 | C.君主专制制度 | D.中央集权制度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
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
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