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②欧洲共同体形成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 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据载,近代上海电车营运之初,曾闹出不少笑话。当时不少人相信,“电车电车,车上带电,乘者触电”。这反映出
|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认识有个过程 |
| B.近代人们思想愚昧 |
| C.电车安全性能不高 |
| D.在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发展艰难 |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等多角度进行分类,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可谓异彩纷呈。如果从时代方面来看,对于19世纪中叶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欧美菜系成为主导 | B.反映出一定的革命特色 |
| C.西式糖果糕点受到抵制 | D.中餐西餐并行于世 |
据统计,至1984年底,全国农村基层组织政社分开的有91171个,已建立乡(镇)政府91171个,村民委员会946439个,保留作为经济组织的人民公社28218个。这说明
| A.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实现 | B.人民公社体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 C.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 | D.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
1976年12月,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强调: “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是一个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这一信息反映出
| A.“文化大革命”依然如火如荼 |
| B.“左倾”错误依然影响经济建设 |
| C.全社会都特别重视经济建设 |
| D.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一五计划的制定 | B.“大跃进”运动 |
| C.农业合作化运动 | D.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