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电视剧《士兵突击》荣获优秀长篇电视剧奖和最佳导演奖。谈到《士兵突击》的“火”,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认为:《士兵突击》的男主角许三多这个形象从广义的人性角度看,正是当今成千成万地位卑微的普通人的形象,甚至可以说许三多形象上的优点和缺点,某种意义上就是弱势群体身上的特点。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主题是高举政治大旗,反映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继续革命理论;故事情节的安排也倾向单一化和模式化;在人物塑造上则过于拔高,政治化、概念化、脸谱化的表现理念和手法,必然与观众产生距离感。现在在人物塑造上更贴近生活,更关注普通人群。
从哲学角度分析《士兵突击》的成功对文艺创作、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前城市中信贷消费越来越普遍,租赁消费也越来越红火。
这两种消费方式为什么越来越普遍?在这两种消费中,应该注意什么?

某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要求职工每人必须购买100股,对不入股的职工,则提前解除合同,予以下岗处理。职工张某与原厂订立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尚未到期,因无钱入股,面临下岗境地。
(1)企业改制强迫工人入股是否合法?为什么?
(2)你认为该企业职工应该怎样做?

现在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再用现金发放工资,而是通过银行,把工资打入职工个人的账户,职工凭银行卡或存折到银行支取现金。
(1)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从事的是什么业务?
(2)这种支付工资的方式,对单位、银行和职工有什么意义?

学完《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后,甲、乙两同学围绕公平与效率讨论起来。甲说:“坚持效率优先,必然产生收入差别,并使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失去公平。”乙说:“兼顾公平,就要给那些效率低者以补偿,这必然挫伤效率高者的积极性,最后也失去效率。”
甲、乙两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某国有企业原先效益低下,工人辛苦一年到头,领不了多少工资。后来,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企业拥有40%的股份,另60%的股份卖给职工个人,年终按股分红。这样,每个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真正感受到了企业主人的地位、责任,全厂职工团结一心,很快使企业走出了困境,企业办得红红火火,工人收入也大幅提高。
(1)企业改制前后在分配方式上有什么变化?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企业走出困境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