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 日者:占卜。
② 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审查 |
| B.而亦无颠危之患危:跌倒 |
| C.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一瞬:时间很短 |
| D.喜为非礼之貌非礼:不礼貌 |
下列加点虚词在文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入其所精业天下其谁非盲也 |
| B.吾方以为吊也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
| C.诗书之陈于前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
| D.昏昏然而行闻其音而知其姓氏 |
下列句子中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 | B.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
| C.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 | D.邪正在前不能释 |
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
|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
| 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
|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
翻译和断句
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①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② 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用“/”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范文程,字宪斗,宋观文殿大学士高平公纯仁十七世孙也。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寀并为沈阳县学生员。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抚顺,文寀、文程共谒太祖。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天聪三年,明围我师大安口,文程以火器进攻,围解。太宗自将略永平,留文程守遵化,敌掩至,文程率先力战,敌败走。以功授世职游击。五年,师围大凌河,降其城,而蒙古降卒有阴戕其将叛去者,上怒甚,文程从容进说,贷死者五百余人。
世祖(顺治帝)即位,命隶镶黄旗。睿亲王多尔衮帅师伐明,文程上书言:“中原百姓蹇离丧乱,备极荼毒,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次深入而复返。彼必以我为无大志,惟金帛女子是图,因怀疑贰。今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顺治二年,江南既定,文程上疏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从之。
上勤于政治,屡幸内院,进诸臣从容谘访。文程每以班首承旨,陈对称上意。尝值端阳,诸臣散直差早,上曰:“乘藉天休,猥图安乐,人情尽然。特欲逸必先劳,俾国家大定,其乐方永。不然,乐亦暂耳。”上尝命遣官莅各省恤刑,文程言:“前此遣满汉大臣巡方,虑扰民,故罢。今四方水旱灾伤,民劳未息,宜罢遣使。”上从之。文程论政,务简要,持大体,多类是。十一年八月,上加恩辅政诸臣,特加文程少保兼太子太保,文程疏谢,因自陈衰病,乞休。九月,上降温谕,进太傅兼太子太师,致仕。上以文程祖宗朝旧臣,有大功于国家,礼遇甚厚。文程疾,尝亲调药饵以赐;遣画工就第图其像,藏之内府;赉御用服物,多不胜纪。
圣祖即位,特命祭告太宗山陵,伏地哀恸不能起。康熙五年八月庚戌,卒,年七十。上亲为文,遣礼部侍郎黄机谕祭,谥文肃,御书祠额曰:“元辅高风。”
(节选自《清史稿·范文程传》)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宗自将略永平略: 攻取 B. 诸臣散直差早:“直”通“值”,值班。
C.上尝命遣官莅各省恤刑莅: 到 D. 文程疏谢谢:感谢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反映清朝皇帝对范文程器重的一项是
①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 ②每以班首承旨,陈对称上意 ③上降温谕,进太傅兼太子太师④赉御用服物,多不胜纪。⑤进诸臣从容谘访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文程是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历经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等多朝帝王,颇受器重,官至太傅兼太子太师,死后加谥文肃,康熙帝亲自为他撰写祭文并御书祠堂匾额。
B.范文程是一位很有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的政治家,世祖初即位,他便向世祖上言进取中原,江南一平定,他又上疏开科考,广揽人才,受到嘉奖。

C.顺治是位勤于政务的皇帝,他常常到内院召集大臣谘商国事,范文程的奏对总是很合他的心意。
D.范文程退休后仍蒙清帝恩宠,他患病时,皇上曾亲调药饵赏赐他。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蒙古降卒有阴戕其将叛去者,上怒甚,文程从容进说,贷死者五百余人。
(2)特欲逸必先劳,俾国家大定,其乐方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吕諲,河中河东人。少力于学,志行整饬。孤贫不自业,里人程氏财雄于乡,以女妻諲,亦以諲才不久困,厚分赀赡济所欲,故称誉日广。开元末,入京师,第进士,调宁陵尉,采访使韦陟署为支使。哥舒翰节度河西,表支度判官。性静慎,勤总吏职,诸僚或出游,諲独颓然据案,钩视簿最①,翰益亲之。翰败潼关,諲西趋灵武,肃宗才之,拜御史中丞。所陈事无不顺纳。帝复两京,诏尽系群臣之污贼者,使三司处其罪,御史大夫李岘及諲领使。諲于权宜知大体不及岘,而援律过之,当时惮其持法,然以岘故,多所平反。
乾元二年,擢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门下省。諲引妻之父楚宾为卫尉少卿,楚宾子震为郎官。中人马尚言者,素暱于諲,为人求官,諲奏为蓝田尉。事觉,帝怒,杀尚言,以其肉赐从官,罢諲为太子宾客。数月,拜荆州长史、澧朗峡忠等五州节度使。諲始建请荆州置南都,诏可。于是更号江陵府,以諲为尹,以湖南之岳、潭、郴……凡七州,隶其道。初,荆州长史张惟一以衡州蛮酋陈希昂为司马,督家兵千人自防,惟一亲将牟遂金与相忤,希昂率兵至惟一所捕之。惟一惧,斩其首以谢,悉以遂金兵属之,乃退。自是政一出希昂。后入朝,迁常州刺史,过江陵入谒,諲伏甲击杀之,诛党偶数十人,积尸府门,内外震服。
諲为治,不急细务,决大事刚果不挠。始在河西,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諲之相,与李揆不平,既斥,乃用善治闻。揆恐帝复用,即妄奏置军湖南非便,又阴遣人刺諲过失。諲上疏讼其事,帝怒,逐揆出之,且显条其罪。諲苦羸疾,卒,年五十一,赠吏部尚书。諲在朝不称任职相②,及为荆州,号令明,赋敛均一。其治尚威信,故军士用命,阖境无盗贼,民歌咏之。自至德以来,处方面数十人,諲最有名。荆人生构房祠,及殁,吏裒钱十万徙祠府西。 簿最:财物出纳的总账册。②任职相:称职的宰相。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分赀赡济所欲赡:赡养 B.而援律过之 援:引用
C.决大事刚果不挠挠:屈服 D.又阴遣人刺諲过失刺:打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亦以諲才不久困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①诏尽系群臣之污贼者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C.①素暱于諲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①逐揆出之,且显条其罪②存者且偷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孤贫的吕諲,学习勤奋,品行端庄。同乡富豪程楚宾欣赏他的才华,将女儿嫁给他,并不吝钱财资助,后吕諲果于开元末中得进士。
B.吕諲生性谨慎,勤于政务,在同事出游时仍坚持办公。但在审理投降叛贼的群臣时,却不如李岘懂得变通,执法过严,令人惧怕。
C.在朝廷辅政时,吕諲并不称职。他任人唯亲,岳父、妻舅均被委以重任,还因太监马尚言的请求任命马尚言为蓝田尉,终因用人失察被罢为太子宾客。
D.在地方执政时,吕諲不拘小节,但处理大事刚毅果断,知人善任,号令严明,恩威并施,治内太平,深受民众拥戴,荆人还为他建了生祠。
9.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翰败潼关,諲西趋灵武,肃宗才之,拜御史中丞。
⑵惟一惧,斩其首以谢,悉以遂金兵属之,乃退。
⑶諲之相,与李揆不平,既斥,乃用善治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燕昭王求士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吼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战国策》)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卑身厚币币:钱币。
B、诎指而事之指:通“旨”,意旨,想法。
C、而朝其门下朝:拜访,拜见。
D、安事死马事:用。“安事”,犹言“何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北面而受学
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①反以报君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D、①闵王出走于外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隗认为,君主应该像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诚心侍奉,虚心
求教,这样才能网罗天下的人才,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B、郭隗讲述了百金买骨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不惜重金的道
理,又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欲辅佐昭王的想法。
C、本文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安排,先写燕昭王继位,接着写燕昭王求贤,继
而写贤者群集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最后写大败齐军。
D、本文塑造了燕昭王这一贤明君王的形象,他不仅礼贤下士,善于听取意见,
而且能知人善任,以乐毅为上将军,终于报仇雪耻。
13、翻译下列句子
(1)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燕昭王求士》)
译:
(2)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燕昭王求士》)
译: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
师》)
译: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英才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紬(chóu,丝织品)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荣:认为……荣耀。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敕: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间:嫌隙,不满。
10.下旬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聿修独以故情,存问往来。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一日之赠,率而不思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D.①多言可畏,譬之防川。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
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岁旱,遵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书其坐右曰:“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缘事出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而已。授泰兴令,邻邑有祖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同。诉于宰,宰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讯之,丐者自诡盗牛以卖,遗诣其所验视。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命各持一芦,曰:“非盗钗者,诘晨芦当自若;果盗,则长于今二寸。”明旦视之,一自若,一去其芦二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伺之,一妇每以已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如是累日,遂得其情。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置义他,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租夏,日食凡万余人。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婚家,皆汲汲经理,如已实任其责。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凡利于乡人者,无不为也。
(选自《宋史》)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丧会,窃券而逃券:契据
B.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纠察:维持秩序
C.徐伺之,一妇每以已馔馈姑伺:侦候,探察
D.皆汲汲经理经理:处理操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子累年讼于官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B.吾牛因某氏所租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C.或饷其妇而不及姑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D.一妇每以已馔馈姑秦亦不以城予赵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宰办机智巧妙的一组是()
①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
②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梦
③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
④命各持一芦……即讯之,果伏其罪
⑤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
⑥置义他,创义役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宰任江宁县尉时,采取有力手段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术之风,使民风渐变,原来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务农了。
B.刘宰清明廉洁,外出办事,与吏卒饮食一样。离职时,他的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与赵师秀酬唱的诗集。
C.刘宰办案机智巧妙,运用计谋捕获了偷契据的租牛人,让偷金钗的人自投罗网,制裁了欺侮媳妇的恶婆。
D.刘宰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关怀备至。百姓无田耕、无房住、子女没能成婚,他都会尽心竭力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