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两首诗的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的什么特点?各是怎么写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诗的首联与《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的宁静写法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前人评论这首诗: “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作者是如何写“不遇”的?请结合诗歌后三联的任意两联作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南宋柴望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旧燕归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注:①弟弟随亨写了《书感》一诗,诗人以此诗和之,作于南宋亡后。
②王蠋zhú:齐国贤者。燕破齐,王蠋不事齐,自缢而亡。
(1)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颈联的上句化用了刘禹锡的诗句“ ”。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注】,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悰(cóng): 欢乐;乐趣。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