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诗的首联与《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的宁静写法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前人评论这首诗: “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作者是如何写“不遇”的?请结合诗歌后三联的任意两联作简要赏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对上阕第三句(即“不管……宽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
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
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

下列对诗人引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比喻时间的流逝,告诫人们,创造美好的事物。
B.诗人借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
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孔子的话原来的意思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时光流逝之快。

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句诗里,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上阕写暮秋景色,词中哪些词语起了描写秋色之深的作用?
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及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使用“赋”有什么艺术效果?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少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 (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
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