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精卫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简要分析。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那些情感?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①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 ①沈郎,指沈约。沈约晚年身体病弱,消瘦。
请就开头动词“争”的运用加以赏析。
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诗歌分析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尾联为什么写野鸭,有什么用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
(2)这首诗在描写夏雨方面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