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这首词描绘的秋景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的分析。
(2)怎样理解“似也恨,人归早”中的“恨”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
唐 许浑
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帝。
(1)这首诗中“势入浮云亦是崩”熔铸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请结合诗歌一、二句作简要分析。
(2)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临江仙①
秦观
千里潇湘按蓝②浦,兰桡③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净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新声合尽古夸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②摇( ruó)蓝:形容江水的清澈。摇蓝,古代按取蓝草汁从取青色,同“揉蓝”。③兰桡(ráo):兰舟,船的美称。桡,桨,惜代为船。④妃:指湘妃。相传潇湘一带是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哭舜南巡不返,泪洒湘竹的地方。
词的上阕是怎样描写泊舟湘江夜景的?请简要分析。
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全用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成句,但却用得自然妥帖,仿佛是词人自己的创作。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这首词描摹“雪”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犹难……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体会本词结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送韩汝度还关中
[明]何景明
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②华岳: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云台:即云台峰,华山北峰。下文 “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
同为描写黄河、华山,与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相比,两首诗在写景的视角和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