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送韩汝度还关中
[明]何景明
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②华岳: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云台:即云台峰,华山北峰。下文 “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
同为描写黄河、华山,与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相比,两首诗在写景的视角和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小重山
章良能【注】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注】章良能:南宋词人,晚年曾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参政知事等官职。
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此词下阕的抒情妙在“起伏摇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1)“三闾”指谁?借吊“三闾”表达词人什么样的心境?
(2)简要赏析 “又看暝色满平芜”中“满”字的妙处。
(3)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酒楼秋望
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两点简要分析。
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白门感旧
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诗歌第三联“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并简析之。
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汪诗浅窄,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无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