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完成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 弃 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②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残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⑴这首诗的题目改为“残春”行不行?为什么?
⑵这首诗第二联上句的“落花”和下句的双“燕”,既是写景,更是写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
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
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
②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 ------------------、的特点。(2分)
③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