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 。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把下面这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探海蛟龙》是国内首部海洋深潜纪实作品。
②《探海蛟龙》描写了“蛟龙”号深潜器进行海洋深潜实验的经历。
③《探海蛟龙》以国宝级潜航员唐嘉陵为人物主线。
④《探海蛟龙》讲述了唐嘉陵伴随着“蛟龙”深潜实验成长的励志过程。
⑤《探海蛟龙》展现了我国海洋深潜科考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垂死病中惊坐起”历来为人所称道,试赏析“惊坐起”的妙处。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分析“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菩萨蛮·秋
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
。”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体会颈联中“日悠悠”“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